师资力量

教师风采
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力量 > 教师风采 > 正文

智能制造教研室

来源: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   时间:2022-04-27   点击数:

智能制造教研室

 

 智能制造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2人,主要负责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的教学任务,承担工程图学、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机电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自动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供配电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工程制图与CAD、电机与拖动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教研室设有先进制造实验室、机械原理、仿真、设计实验室等,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开展学科竞赛搭建了综合性实验平台。
    教研室现有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机器人工程(本科)、智能机器人技术(专科)。

教师风采

 

 

宋晓波,女,讲师/工程师,中共党员,智能制造教研室主任,工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曾任多个型号特种汽车的总体负责人,实践经验丰富。发表科研论文3篇、教改论文2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一项;2021年获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2022年获“远景优秀教师”称号;带队并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省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指导学生在“全国3D大赛”中获山东赛区特等奖等奖励。目前从事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图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迟京瑞,中共党员,副教授,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到山东煤炭学校(后与山东矿院合并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工作。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40年,发表论文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曾主编/副主编编写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知识》、《数控技术》等10余部教材,参与省级教改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山东省级特色课程《煤矿机械》和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建设工作。


 

 

 



陈波,男,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学院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实验室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及省级项目7项,主持泰安市厅局级纵向项目2项,校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SCI收录4篇,EI收录3篇;专利2项;副主编教材2部;获得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指导大学生获得各种创新竞赛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获得校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多项。

 

 




顾东明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及自动化装备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工程制图和AUTOCAD、机械制造基础等多门课程,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煤炭系统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山东科技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三等奖2项。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参编多部多次获得“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和山东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优秀指导教师,连续多年被学生评为山东科技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毛秋英,女,中共党员,讲师/工程师,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工学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教授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材料力学、工程图学、机械CAD/CAM技术、理论力学等课程。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他期刊论文3篇,发明专利1项。曾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成图大赛获山东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并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在2021-2022学年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一等奖、学校二等奖。曾在某汽车生产企业从事技术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王惠,男,工学硕士,讲师/工程师,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毕业于青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参与国家能耗监测项目初期建设1项。发表中文期刊3篇,英文期刊4篇,IEEE收录1篇,编写专业教材1部,主持和参与新产品研发4项,设计和研发生产设备2项。山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职业技能竞赛鉴定考评员。拥有国家特种作业继电保护操作证书和全国信息化工程师技能证书。目前从事运动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游玲玲,女,中共党员,硕士,讲师/工程师,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讲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等。具有十年工程技术设计经验,自工作以来发表专业论文10篇,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参与项目10余项,其中获山东省工业科学技术协会三等奖1项,泰安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曾获泰安市“优秀青年工作者”,2022年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赵常,男,工学硕士,讲师,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曾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主持教改项目一项,参与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发表核心论文两篇,专利三项;获得国家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指导大学生竞赛获国家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省级竞赛获得省赛一等奖一项。主要担任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实验、新生体验课等课程教学工作。

 

 

 


 

 

 

刘立辉,男,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农业机械设计与性能试验。参与多项国家、省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授权专利6项,科研团队荣获2017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至2021年从事应用于国家电网系统的高压成套产品的设计研发、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主要承担工程制图与CAD、先进制造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刘红翠,女,硕士,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控制与稳定。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四篇,其中EI一篇,中文核心三篇。具有丰富的电气专业教学经验,并多次到企业交流学习,参与智能变电站投运、地铁牵引供电设计,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主讲课程:供配电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等。

 

 

 

 

 

 

王文,男,硕士研究生,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毕业于青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不确定系统、广义系统、鲁棒控制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能耗监测项目初期建设1项,青岛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项,在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EI收录1篇。目前主要承担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吴梅花,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本科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所学专业为自动化,大四取得本校保研资格,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曾参与山东省机器人重点研发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EI会议1篇。近几年主要从事电气设计工作,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主要承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

 

 




 


吴士斌,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智能制造教研室教师。自工作以来,已有十多年机械设计经验,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研发、机械设备的升级改造、智能工厂设备研发等工作;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一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一项,参与企业项目十余项;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第一发明人)。目前主要承担《工程图学》、《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学院西路8号      招生电话:0538-6305003/6305004/6305005

鲁ICP备17007997号-2    版权所有 © Betway88必威-西汉姆联官方合作伙伴